比利时画家 弗里茨·范·登·伯格 Frits Van den Berghe 名作(代表作)《》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10-09
摘要:标题:Portrait of Fortuna Brulez,弗里茨·范·登·伯格 Frits Van den Berghe(1883 - 1939),是比利时表现主义(Expressionist)和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画家,插画家。
弗里茨·范·登·伯格 Frits Van den Berghe(1883 - 1939),是比利时表现主义(Expressionist)和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画家,插画家。
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出生于比利时根特(Ghent),父亲是根特大学的图书馆馆长。1898年至1904年间,他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学习,师从让·德尔文(Jean Delvin),1904年,他前往圣马丁-拉滕村( Sint-Martens-Latem)的艺术家聚居地居住。正是在那里,他结识了阿尔伯特·塞尔瓦斯(Albert Servaes)、古斯塔夫·德·斯梅特(Gustaaf De Smet)和康斯坦特·佩尔梅克(Constant Permeke),他们共同创立了后来被称为拉滕学派(Latemse School)的表现主义绘画流派。
1907年他成婚,不久后成为根特美术学院(Ghent Academy)的教授。数年后,他与女演员斯特拉·范德维勒(Stella van de Wiele,1887–1954)的恋情扰乱了他的家庭生活与艺术事业。1914年,他辞去教职,赴美国旅居六个月。
一战期间,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成为荷兰境内的难民,期间曾在拉伦(Laren)短暂任教。他的艺术创作日趋成熟,并受到弗洛伊德(Freudian)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1922年返回比利时,他与德斯梅特(De Smet)、佩尔梅克(Permeke)同住于奥斯坦德(Oostende)。后在根特担任《前进报》的插画师。晚年他转向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充盈着梦境幻象与幻觉意象。
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的主要作品包括:
《福图娜·布鲁莱兹肖像》(Portrait of Fortuna Brulez,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Ghent));
《钓星》(Fishing for Stars,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Ghent));
《自画像》(Self-Portrait,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池畔的傻子》(The Idiot by the Pond,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怪物》(The Monster,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马勒佩尔迪斯》(Maleperduys,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会唱歌的雕像》(The Singing Statue,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人与身体》(People and Bodies,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宇宙中的男人》(Man in the Universe,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坐姿粉色人体》(Seated Pink Nude,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盛放的繁华》(Boom in bloei,现存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生活》(Het leven,现存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保罗-古斯塔夫·范·赫克及其妻子诺琳·德·施莱弗》(Paul-Gustave van Hecke en zijn vrouw Norine De Schrijver,现存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
《未知名的寺庙》(De onbekende tempel,现存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
《石器时代》(Het stenen tijdperk,现存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
《火之女》(De dochters van het vuur,现存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
《距离》(Afstanden,现存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
《合唱曲》(Choral,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星期天》(Dimanche,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云中人》(L'homme des nuages,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凹槽小路》(Le chemin creux,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注:基础资料来源于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Ghent)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Frits Van den Berghe(1883 - 1939)
标题:Portrait of Fortuna Brulez(福图娜·布鲁莱兹肖像)
创作时间:ca. 1919
画幅尺寸:58 x 43.5 cm
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资料:
在一战期间逃往荷兰的众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中,有哲学家兼教授吕西安·布勒兹(Lucien Brulez)及其罗马尼亚籍妻子。这些难民们保持着定期往来,而那双黑眼睛的福图娜·布鲁莱兹-马夫罗马蒂(Fortuna Brulez-Mavromati)激发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创作了其最具表现主义风格的肖像画之一。艺术家在最终肖像画完成前创作了两个变体版本,并根据其中一幅肖像制作了版画。每幅变体作品都具有独立的艺术特质,但后续创作中可见结构愈发坚实、动态愈发强劲的演进轨迹。反复描绘同一主题直至达到理想效果,是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常用的创作方式。
根特美术馆藏版本是两幅“准备性”研究中的第一幅,虽已通过厚重笔触将人物塑造得近乎完整,仍明显保留着未完成研究的特征。野兽派式(Fauvist)的用色与面部表现手法可追溯至俄国表现主义画家亚历克谢·冯·雅弗林斯基(Alexej von Jawlensky),而凯斯·凡·东根(Kees van Dongen)与扬·斯吕特尔斯(Jan Sluijters)的女性肖像画无疑也对他产生了影响。如同雅弗林斯基(Jawlensky)的肖像作品,这件作品作超越了对具体个体的简单描摹, 它成为不可企及、不可捉摸的女性的象征。这标志着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的开端 --- 其中充满矛盾的两-性-关系逐渐成形。范·登·伯格(Van den Berghe)不再通过肖像表达其核心困境,转而描绘裸-体女性的场景,这些女性常被描绘成无头部的形象,有时带着幽默与温和的自嘲,但逐渐渗透的苦涩却毫不掩饰他对人类的幻灭感。
这幅画在美术馆展厅长期展出(Work on display)。(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下载时签署的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本贴)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Museum voor Schone Kunsten Gent)),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Frits Van den Berghe1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93GWRfCxIjcHLoYFoB8Q
提取码: b4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