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画家 亨利·范·德·维尔德 Henry van de Velde 代表作《窗边的女子》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10-14
摘要:标题:Vrouw bij het venster,亨利·范·德·维尔德 Henry van de Velde(1863 - 1957),是一位比利时画家、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艺术理论家。他与维克托·奥尔塔(Victor Horta)和保罗·汉卡尔(Paul Hankar)一起,被认为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创始人之一。他对20世纪初的德国建筑和设计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亨利·范·德·维尔德 Henry van de Velde(1863 - 1957),是一位比利时画家、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艺术理论家。他与维克托·奥尔塔(Victor Horta)和保罗·汉卡尔(Paul Hankar)一起,被认为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创始人之一。他对20世纪初的德国建筑和设计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出生于安特卫普(Antwerp),毕业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1880年代末到巴黎,师从埃米尔·奥古斯特·卡洛斯·杜兰(émile Auguste Carolus Duran)学习艺术。
1880年代末,他是受到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影响的几位比利时新印象派画家之一。1894年,他与钢琴家玛丽亚·塞特(Maria Sèthe)结婚。1896年,维尔德(Velde)为塞缪尔·宾(Samuel Bing)的巴黎美术馆设计家具和室内设计,负责将德国的新艺术风格带到巴黎。因为在巴黎的出色设计和贡献,他被任命到德国担任教师。
1902年,他作为萨克斯-魏玛大公(grand duke of Saxe-Weimar)的艺术顾问前往魏玛(Weimar)。在那里,受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哲学和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影响,他重组了工艺美术学校(Kunstgewerbeschule)和美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从而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于1919年将这两个机构合并为著名的包豪斯学院(Bauhaus)奠定了基础。
1914年,他为科隆沃克邦德(Cologne )博览会设计了剧院。1933年,他为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 )图书馆设计了著名的建筑“博肯托伦”(Boekentoren)。
1926年,他在布鲁塞尔(Brussels)创立了今天著名的建筑和视觉艺术学院:布鲁塞尔高等装饰艺术学院(Institut supérieur des Arts décoratifs)。
维尔德(Velde)的绘画代表作品包括:
《村庄轶事 - 7 - 织毛衣的姑娘》(Faits du village. VII. La fille qui remaille),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父亲的肖像》(Portrait de mon père,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窗边的女子》(Vrouw bij het venster,现存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洗衣妇》(De wasvrouw,现存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卡尔姆特豪特的花园》(Garten in Kalmthout,现存慕尼黑 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包括图片)来源于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Henry van de Velde(1863 - 1957)
标题:Vrouw bij het venster(窗边的女子)
创作时间:1889
画幅尺寸:111,5 × 125,5 cm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资料:
1887年,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创作了第一幅新印象派画作《大碗岛的星期天》(la Grande Jatte,1884/86)之后,一些比利时先锋派艺术家,如西奥·范·莱塞尔伯格(Théo van Rysselberghe)和威利·芬奇(Willy Finch),开始尝试点彩画技法。其创作理念是将纯色以小点形式涂在画布上,使色彩的过渡不在画布上产生,而是在观者的眼睛和大脑中形成。在比利时新印象派画家之中,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最为正统。西奥·范·莱塞尔伯格(Théo van Rysselberghe)则以新印象派的变体形式从事肖像画创作。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在这幅描绘身着肯彭(Kempense)传统服饰的女子眺望村庄广场的作品中,使用了大小相同的彩色颜料点。这使得画面自然地变得不那么精细,更显简洁。范·莱塞尔伯格(van Rysselberghe)始终坚持将绘画视为在二维平面上呈现逼真的三维幻象的理念,而在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的作品中,空间表现与体积暗示都服从于充沛的光线与近乎原始的造型语言。
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几年后会选择应用艺术、建筑和现代主义,这幅画作已隐约预示了这一点。他在韦赫尔德赞德(Wechelderzande)创作了这幅画,他已在那里工作了几年。和其他画家一样,他喜欢住在村里的德凯泽(De Keizer)旅馆,从一楼或二楼的工作室可以俯瞰17世纪的登赫特(Den Hert)旅馆。今天的景色并没有太大变化。房屋已被更现代的建筑所取代,但两棵椴树依然矗立在老旅馆前。
年轻的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于1890年在布鲁塞尔(Brussel)的“二十人小组”(Les XX)展览上首次展出这幅画作,题为《村庄轶事 - 6 - 窗边坐着的女人》(Dorpstaferelen: VI De vrouw gezeten aan het venster)。该系列中的部分画作至今未能寻获。
1945年,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从艺术家手中购得了这件作品。(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细节图下载(根据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Henry van de Velde2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1BnRsaIlND-r-c8ShdM_1w
提取码: 2v9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