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新印象派画家 西奥·范·莱塞尔伯格 Théo van Rysselberghe 名作(代表作)《玛丽亚·塞特在风琴前》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10-14
摘要:标题:Maria Sèthe aan het harmonium,《女性 肖像画&人物画名画系列》,西奥·范·莱塞尔伯格 Théo van Rysselberghe(1862 - 1926),英文名 Theodore van Rysselberghe,是比利时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t)画家,比利时前卫艺术家组织“二十人小组”(Les XX)的创始成员。他在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西奥·范·莱塞尔伯格 Théo van Rysselberghe(1862 - 1926),英文名 Theodore van Rysselberghe,是比利时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t)画家,比利时前卫艺术家组织“二十人小组”(Les XX)的创始成员。他在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莱塞尔伯格(Rysselberghe)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Ghent),1879 年,他进入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s Beaux-Arts,Brussels)学习,师从学院院长、东方画家让·弗朗索瓦·波特尔(Jean-François Portaels)。
1883 年,莱塞尔伯格(Rysselberghe)参与成立了布鲁塞尔 “二十人小组”(Les XX),该协会致力于在布鲁塞尔推广现代艺术。惠斯勒(Whistler)、莫奈(Monet)和雷诺阿(Renoir)等艺术家参加了 “二十人小组”(Les XX) 的展览。他在沙龙展中展出了地中海日常生活场景作品,随后受到了赞誉和欢迎。1886年他去了法国,在巴黎举行的第八届印象派展览上看到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的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La Grande Jatte)》,发现了点彩画技术,受到了很大影响。随后创作了许多出色的点彩画作品,在巴黎后印象主义先锋派和比利时后印象主义先锋派之间建立了重要连接。
1895年,莱塞尔伯格(Rysselberghe)在欧洲长途旅行,前往雅典和君士坦丁堡,匈牙利,罗马尼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进行研究和创作。
从1905年开始,他的大幅女性人体画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莱塞尔伯格(Rysselberghe)的主要作品包括:
《阿拉伯幻想曲》(Fantasia arabe),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海滨长廊》(La promenade,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维纳夫人肖像》(Portrait de madame Wiener,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一位读书的妇女和一个小女孩》(Une femme lisant et une fillette,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埃米尔·韦尔哈伦肖像》(Portrait d'Emile Verhaeren,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奥克塔夫·莫斯的肖像》(Portrait d'Octave Maus,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玛丽亚·塞特在风琴前》(Maria Sèthe aan het harmonium,现存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康斯坦丁·穆尼耶夫人》(Mevrouw Constantin Meunier,现存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玛格丽特·范·蒙斯的肖像》(Portrait of Marguerite Van Mons,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Museum voor Schone Kunsten Gent));
《埃米尔·韦尔哈伦的讲座》(The Lecture by Emile Verhaeren,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Museum voor Schone Kunsten Gent));
《自画像》(Self-Portrait,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阿曼德·海因斯在户外写生》(Armand Heins Painting Outdoors,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日落时分地中海畔的松树》(Pine-Tree near the Mediterranean Sea at Sunset,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萨姆布尔河谷》(The Sambre Valley,现存比利时 根特美术馆);
《小丹尼斯》(Little Denise,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人体与龙舌兰》(Nude with agave,现存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珍妮·毕沙罗》(Jeanne Pissarro,现存休斯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大云层》(Big Clouds,现存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安娜·博奇》(Anna Boch,现存美国 米歇尔和唐纳德-达莫尔美术馆(Michele & Donald D'Amour Museum of Fine Arts));
《花瓶中的大丽花》(Dahlias in a Vase,现存哈佛大学美术馆(Harvard Art Museums));
《帆船和河口》(Sailing boats and estuary,现存巴黎奥赛美术馆(Musée d'Orsay));
《卡瓦拉尔海滩》(Plage de Cavalaire,现存法国 格勒诺布尔博物馆(Museum of Grenoble));
《七月--正午之前的果园》(En juillet - avant midi of Le verger,现存荷兰 库勒慕勒美术馆(Kröller-Müller Museum));
《玛丽亚·范·里斯塞尔贝格-蒙诺的肖像》(Portrait de Maria Van Rysselberghe-Monnom,现存荷兰 库勒慕勒美术馆(Kröller-Müller Museum));
《涨潮时的"Per-Kiridy"号》(The at high tide,现存现存荷兰 库勒慕勒美术馆);
《彩虹》(The Rainbow,现存荷兰乌特勒支中央博物馆( Centraal Museum));
《沙丘与卡赞德》(dune a cadzand,现存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Hague Municipal Museum));
《海岸风光》(Coastal Scene,现存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沃伦丹港入口》(Entrance to the Port of Volendam,现存西班牙 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Thyssen-Bornemisza National Museum));
《波茨坦附近桑苏西宫公园内的喷泉》(Fountain in the Park of Sanssouci Palace near Potsdam,现存慕尼黑 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
《布洛涅的月夜》(Moon night in Boulogne,现存德国 弗柯望博物馆(Museum Folkwang));
《素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等各收藏有他的多幅素描作品);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包括图片)来源于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Théo van Rysselberghe(1862 - 1926)
标题:Maria Sèthe aan het harmonium(玛丽亚·塞特在风琴前)
创作时间:1891
画幅尺寸:120 × 86 cm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资料:
年轻的西奥·范·莱塞尔伯格(Théo van Rysselberghe)最初以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Mc Neil Whistler)的风格,展现自己作为雄心勃勃的肖像画家的风采。1887年接触到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的艺术后,他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tische)肖像画家。他之所以获得这样的声誉,部分要归功于这幅肖像画。1891年,他先是在巴黎独立艺术家协会(Société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展出这幅画作,随后又在布鲁塞尔的“二十人画派”(Les XX)展览和安特卫普艺术协会(Association pour l’art)展览上展出,1892年还在海牙艺术圈(Haagse Kunstkring)的展览上展出。
范·莱塞尔伯格(van Rysselberghe)和他的妻子玛丽亚·蒙诺姆(Maria Monnom)与富裕的乌克尔塞特家族(Ukkelse familie Sèthe)交情甚笃,这个家族对文化先锋运动怀有深厚的热爱。他于1889年为塞特(Sèthe)的女儿爱丽丝(Alice)作画,1891年为玛丽亚(Maria)作画,1894年为她年轻的妹妹、小提琴演奏家伊尔玛(Irma)作画。
玛丽-路易丝(Marie-Louise)或玛丽亚(Maria,1867-1942)一生都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但她对装饰艺术更感兴趣。她亲自到英国学习了这门艺术。她作为年轻的金发女子出现在范·莱塞尔伯格(van Rysselberghe)的许多作品中,总是以最能展现她五官美感的方式出现。在这幅画中,她斜倚在椅子上弹奏钢琴,但她的注意力却集中在从左侧涌入的光源上。19 世纪下半叶,肖像画更常呈现出一种随性的瞬间。风俗画与肖像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顺带一提,这架键盘乐器是风琴(harmonium)或踏板风琴(traporgel),它是在 19 世纪发明的,可以发出各种声音,与手风琴、口琴或旋律琴的声音或多或少有些相似。
在卡兹桑德(Cadzand)的一次旅行中,玛丽亚(Maria)遇见了年轻画家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还有埃米尔·韦尔哈伦(Emile Verhaeren)、威利·芬奇(Willy Finch)和范·莱塞尔伯格(van Rysselberghe)等人,玛丽亚(Maria)曾跟随他们学习绘画。
她邀请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来到乌克尔(Ukkel),稍后在信中坦承:“是的,我就是那个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你幸福的女人”。1894年,两人结为连理。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后来称妻子为“忠实的助手”,但她远不止于此。他们共同热爱工艺美术运动,玛丽亚(Maria)为亨利(Henry)翻译了相关理论英文文献。她监督着他作为艺术教育家、建筑师和家具及装饰品设计师的财务工作,还经常监督其设计作品的实施。当亨利(Henry)带着崇拜他的年轻助手们从巴黎前往柏林为雇主工作时,玛丽亚(Maria)仅凭有限的资源就养活了七个孩子。当她的丈夫在一战期间流亡瑞士时,她写信告诉他:“如果你认为我此刻在守护我们的家园和你的事业时,心中会有一丝怨恨,我会非常遗憾。”, 她仍然希望 “成为你所期望的那个人”。
从1889年到1904年,范·莱塞尔伯格(van Rysselberghe)始终是新印象派技法的最忠实的实践者。这位画家在画布上将纯净的色彩以小点形式并列排列,根据当时最新的科学见解,这些色彩在观者眼中会融合成理想的色调。这增强了画面的亮度。他精通这种技法,但并非正统的新印象派画家。为了真实地描绘模特,他在面部使用了更小的点。发丝和五官轮廓则用细笔触加以强调。在这幅作品中,他还运用了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动态蜿蜒线条,这些线条仿佛被乐器几乎水平的线条所平衡。玛丽亚(Maria)的裙子和窗帘的紫色或紫罗兰色在画面中占据主导地位。自19世纪中叶以来,这种染料在工业生产中衍生出多种变体:淡紫色、洋红色、香草紫等。该颜色曾一度风靡一时,以至于像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这样的评论家认为它是不可靠女士们的专属色彩。法国印象派画家偏爱蓝色和紫色的阴影,这种对靛蓝的痴迷从一开始就遭到嘲笑。但在很少的画作中,紫色能像在这幅画中那样如此张扬地占据主导地位。
这幅肖像画后来在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为家人建造的乌克尔(Ukkel)、魏玛(Weimar)、斯海弗宁恩(Scheveningen)和特尔弗伦(Tervuren)的宅邸中,始终占据着显赫的位置。
1949年(玛丽亚(Maria)已于1942年去世),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从丈夫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手中购得了这幅著名杰作进入收藏。(枫荣翻译编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下载时签署的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本贴)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比利时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Théo van Rysselberghe11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5XniWsfHvX1_MmcjTkn08A
提取码: wf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