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女画家 海琳·施杰夫贝克 Helene Schjerfbeck 名作(代表作)《康复者(Toipilas)》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09-22
摘要:海琳·施杰夫贝克 Helene Schjerfbeck (1862-1946),芬兰女画家,她是芬兰最受欢迎的现代派画家之一。 她以写实主义作品和自画像、风景和静物而广为人知。
海琳·施杰夫贝克 Helene Schjerfbeck (1862-1946),芬兰女画家,她是芬兰最受欢迎的现代派画家之一。 她以写实主义作品和自画像、风景和静物而广为人知。
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出生于赫尔辛基(Helsinki),从小就表现出出众的艺术才华,1873年11岁那年被芬兰艺术协会绘画学院录取。1879年,年仅17岁的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在芬兰美术协会举办的比赛中获得三等奖。1880年,她在芬兰美术协会年度展览中展出了她的作品,在获得俄国斯参-议-院的游学补助金后,她于当年晚些时候前往巴黎,在巴黎科拉罗西学院(Académie Colarossi )学习,1881年底回到芬兰,1884年她再次到巴黎,在科拉罗西学院任教。
1887年她去了英国康沃尔郡的圣艾夫斯(St Ives),在那里,她画了《康复者》(The Convalescent),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铜奖。
到1910年代末,当家庭事务出现时,她会回到家乡赫尔辛基(Helsinki),并照顾她生病的母亲。
在她一生的职业生涯中,她的作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于受法国影响的现实主义和外光派绘画(plein air painting),逐渐演变成肖像画和静物画。在她职业生涯的初期,她还经常创作历史画,历史绘画通常是男性画家的领域,她的历史画作品大多创作于19世纪80年代,但直到晚年才受到好评。她的杰作大部分收藏在芬兰国家美术馆(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的代表作品包括:
《黑色背景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Black Background(Mustataustainen omakuva),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阿黛浓美术馆(Ateneum Art Museum));
《墙上的阴影 II 》(Shadow on the Wall II,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阿黛浓美术馆(Ateneum Art Museum));
《马戏团女孩》(Circus Girl,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喂小妹妹吃饭的男孩》(Pikkusiskoaan ruokkiva poika,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玛丽亚》(Maria,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衣服烘干》(Clothes Drying ,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传家宝》(The Family Heirloom,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教师》(The Teacher,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现代女学生》(Modern Schoolgirl,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
《在阅读的女孩》(Girl Reading,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受伤的战-士在雪地上》(Haavoittunut soturi hangella,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康复者》(Toipilas,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红苹果》(Punaiset omenat,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服装图 II》(Pukukuva II,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自画像》(Omakuva,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绿色静物》(Vihreä asetelma,现存芬兰国家美术馆);
《蕾丝披肩》(The Lace Shawl,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金发女孩》(Girl with Blonde Hair,现存施泰德艺术馆(Städel Museum));
《海伦娜·韦斯特马克》(Helena Westermarck,现存格斯塔·塞拉丘斯美术基-金-会(Gösta Serlachius Fine Arts Foundation));
《红脸女孩》(Rosy-Cheeked Girl,现存格斯塔·塞拉丘斯美术基-金-会(Gösta Serlachius Fine Arts Foundation) );
《银色背景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Silver Background,现存图尔库艺术博物馆(Turku Art Museum));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包括图片)来源于芬兰国家美术馆(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阿黛浓美术馆(Ateneum Art Museum))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Helene Schjerfbeck (1862-1946)
标题:Toipilas(康复者)
创作时间:1888
画幅尺寸:92 × 107 cm
芬兰国家美术馆资料:
生病的孩童主题在19世纪末的艺术中很常见,尤其受到女性艺术家的青睐。
然而对海琳·施杰夫贝克 Helene Schjerfbeck(1862-1946)而言,这个主题具有个人意义。
创作这幅作品时,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将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因为她小时候受过重伤,童年时期饱受疾病折磨。这场事故导致她髋关节严重变形,行动能力永久受损。
尽管如此,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在《康复者》(Toipilas)中仍描绘了充满希望的画面。
女孩握着的树枝象征着新生。作品的标题也表明,曾经患病的孩童正在康复。明媚的春光洒满房间,照在女孩的脸上。光线衬托出她纯白的衣衫,在桌上的玻璃器皿上折射出斑斓的光影。房间里的其他物品是艺术家的工具:钢笔和墨水瓶、书籍和纸张、红色的橡皮擦以及桌子下的画夹。
画面被分为明亮和阴暗两部分。从两个方向涌入的光线将画面融合为一个整体。光线照进艺术家的工作室,就像画面中从两个方向涌入的光线一样。这间工作室位于康沃尔海岸的圣艾夫斯(Cornwallin rannikon St. Ivesissä)。这是一个小海滨城镇,19世纪80年代这里形成了国际艺术家社区。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迷恋这里的环境、明快的色彩和光线,以及她租用的工作室。
《康复者》完成时,艺术家在巴黎的学习生涯已告一段落。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接触过国际艺术潮流,因此这幅写实画作也受到印象派和象征主义的影响。
在创作中,艺术家描绘了贫穷、敏感甚至丑陋的孩子。她的描绘方式克制而超然。成年人的严肃常常显现在儿童模特们的脸上。这种风格或许源于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自身的童年经历。除了疾病缠身,艺术家的童年还笼罩在家庭经济困境以及手足和父亲离世的阴影之下。
该主题对艺术家意义重大,其后创作了众多作品。在第一幅《康复者》画作完成近40年后,应其赞助人、艺术品商人戈斯塔·斯滕曼(Gösta Stenman)的请求,艺术家再次创作了该主题的作品。施杰夫贝克(Schjerfbeck)用了 60 年的时间跨度创作该主题的作品。
文本作者:塞尔玛·格林(Selma Green)
这幅画在1888年的巴黎沙龙(Salon de 1888, Palais des Champs-Elysees(香榭丽舍宫))展出。自那时起到现在参加了45场(次)国内国际主题展览。(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下载时签署的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本贴)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芬兰国家美术馆(Finnish National Gallery)/ 阿黛浓美术馆(Ateneum Art Museum)),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3bePt1HZVm95K_engOQKGg
提取码: x5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