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画家 乔治·英尼斯 George Inness 名作(代表作)《拉克瓦纳山谷》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0-04-06
摘要:标题: The Lackawanna Valley,乔治·英尼斯 George Inness(1825–1894),是美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充满浪漫主义诗意的现实主义(Realism)风景画家。他经常被称为“美国风景画之父”。作为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之一

乔治·英尼斯 George Inness(1825–1894),是美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充满浪漫主义诗意的现实主义(Realism)风景画家。他经常被称为“美国风景画之父”。作为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之一,英尼斯(Inness)受到了老大师、哈德逊河学派(Hudson River school)、巴比松学派(Barbizon school)的影响,最后还受到了伊曼纽尔·斯维登伯格(Emanuel Swedenborg)的神学的影响,他的唯心主义在英尼斯(Inness)成熟成熟时期(1879-1894)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表达。
英尼斯(Inness)的作品始终因其有力、协调的努力,以激发情绪、氛围和情感的深度,而赢得赞誉。
英尼斯(Inness)出生于纽约州纽堡(Newburgh),是一位农民的儿子,1839年,他跟随一位巡回画家约翰·杰西·巴克(John Jesse Barker)学习了几个月。十几岁时,英尼斯(Inness)在纽约市做地图雕刻师。在此期间,他引起了法国风景画家雷吉斯·弗朗索瓦·吉努克斯(Régis François Gignoux)的注意,随后成为他的学生。在整个19世纪40年代中期,他还参加了国家设计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的课程。
1844年,英尼斯(Inness)在国家设计学院首次展出,1851年,他第一次到欧洲旅行学习了15个月,主要在罗马,在那里他学习了克洛德·洛兰(Claude Lorrain)和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的风景画。
1853年,他被选入美国国家设计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成为准院士,并于1868年成为正式院士。
在19世纪50年代初的巴黎之旅中,英尼斯(Inness)受到了在法国巴比松学派(Barbizon school)艺术家的影响。他很快成为美国巴比松风格(Barbizon-style)绘画的主要倡导者,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风格。
1854年,他的儿子小乔治·英尼斯(George Inness, Jr.)在巴黎出生,他后来也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风景画家。
英尼斯(Inness)的主要作品包括:
《拉克瓦纳山谷》(The Lackawanna Valley,现存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佩鲁贾附近的台伯河景致》(View of the Tiber near Perugia,现存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春之花,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Spring Blossoms, Montclair, New Jersey,现存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和平与丰饶》(Peace and Plenty,现存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秋橡树》(Autumn Oaks,现存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秋日草甸》(Autumn Meadows,现存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清晨,塔蓬斯普林斯》(Early Morning, Tarpon Springs,现存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苍鹭之家》(The Home of the Heron,现存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卡茨基尔山脉》(Catskill Mountains,现存芝加哥艺术学院);
《磨坊池塘》(The Mill Pond,现存芝加哥艺术学院);
《捷径,瓦琼车站,新泽西州》(Short Cut, Watchung Station, New Jersey,现存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黄灌木景观》(Landscape with Yellow Bush,现存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夏日风景》(Summer Landscape,现存费城艺术博物馆);
《卡多雷山谷,意大利》(Valley of Cadore, Italy ,现存费城艺术博物馆);
《橙色之路,塔蓬斯普林斯》(Orange Road, Tarpon Springs,现存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彩虹》(The Rainbow,现存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蒙特利尔的家》(Home at Montclair,现存克拉克艺术中心(Clark Art Institute));
《新泽西州景观》(New Jersey Landscape,现存克拉克艺术中心(Clark Art Institute));
《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现存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水池中的牛(夏日风景)》(Cattle in Pool(A Summer Landscape),现存休斯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夏天的树叶》(Summer Foliage,现存美国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 Museum of Art));
《十月的中午》(October Noon,现存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 (Fogg Art Museum));
《闲聊》(Gossip,现存美国 斯宾塞美术馆(Spencer Museum of Art));
《在伯克夏尔山》(In the Berkshires,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Museo Thyssen-Bornemisza));
《早晨》(Morning,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Museo Thyssen-Bornemisza));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上图:画家 George Inness (American, 1825 - 1894)
标题: The Lackawanna Valley(拉克瓦纳山谷)
创作时间:c. 1856
画幅尺寸:86 x 127.5 cm
美国国家美术馆资料:
2020年时的解读资料:乔治·英尼斯(George Inness)的《拉克瓦纳山谷》(Lackawanna Valley)与其是在哈德逊河学派(Hudson River School)的传统中赞美自然,不如说是纪念美国工业时代的到来。在记录特拉华州,拉克万纳和西部铁路的成就时,英尼斯还创建了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的令人信服的地形图。这位画家的创作自主度相对较低,但出于企业赞助者的意愿,他故意夸大了铁路尚未建成的圆形大厅的地位。他在图像的前景中加入了许多树桩,尽管准确无误,但给作品带来了歧义。
无论是作为对现代技术的热情肯定还是对迅速消失的旷野的迟来的哀叹,这幅画都代表了1850年代许多美国人面临的至关重要的哲学困境。工业的扩张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未受破坏的自然的广泛破坏,而自然本身仍然是国家伟大的强大象征。尽管最初是为了向机器致敬,但英尼斯(Inness)的《拉克瓦纳山谷》还是让人联想起美国梦的短暂本质的生动图像提醒。
2025年时的解读资料: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东北部的拉克瓦纳河谷(Lackawanna Valley)曾是伦尼-伦纳佩人(Lenni-Lenape peoples)的家园,延续了数个世纪。
“拉克瓦纳”(Lackawanna)一词源自伦纳佩(Lenape)语,意为“分叉的溪流”,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拉克瓦纳河的形态。乔治·英尼斯(George Inness)的这幅画作中,那些深色而参差的树桩揭示了这片曾经林木茂密的土地已被清理,为工业发展让路。此画作受特拉华(Delaware)、拉卡瓦纳(Lackawanna)与西部铁路公司委托,旨在宣传连接宾州煤矿与新兴市场的铁路网络。
英尼斯(Inness)笔下的列车正驶过新建桥梁与轨道,穿行于开发改造后的景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德逊河画派(Hudson River School)艺术家们笔下的作品,则歌颂着看似未受破坏的美国荒野。
这幅画在美国国家博物馆 --- 西楼主层 --- 64号展厅(West Building Main Floor, Gallery 64)长期展出。(枫荣翻译编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下载时签署的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本贴)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ein2GCjqr2r2XLIGJJWrg 
提取码:l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