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画家 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名作(代表作)《圣母头像(四分之三视角,面向右侧)》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6-28
摘要:素描,The Head of the Virgin in Three-Quarter View Facing Right,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是文艺复兴盛期的意大利博学者,活跃于画家、绘图员、工程师、科学家、理论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等领域。
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是文艺复兴盛期的意大利博学者,活跃于画家、绘图员、工程师、科学家、理论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等领域。 虽然他的名气最初取决于他作为画家的成就,但他也以他的手稿笔记而闻名,他在笔记中绘制了各种主题的图画和记录,包括解-剖学、天文学、植物学、制图学、绘画和古生物学。 列奥纳多(Leonardo)的天才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想的缩影,他的集体作品对后世艺术家的贡献仅次于他的同时代的更年轻的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他与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拉斐尔(Raphael)并称文艺复兴后三杰。
达·芬奇(da Vinci)的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达·芬奇(da Vinci)的绘画代表作品有:
《蒙娜丽莎》(Portrait de Lisa Gherardini, épouse de Francesco del Giocondo, dit La Joconde ou Monna Lisa,现存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蒙娜丽莎》(La Joconde,另一版本,现存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一个女人的肖像》(Portrait de femme, dit à tort La Belle Ferronnièr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圣让·巴蒂斯特》(Saint Jean Baptiste,两个不同的版本,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圣安娜》(La Sainte Ann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现存圣玛利亚感恩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抱银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现存(波兰克拉科夫市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Czartoryski Museum ));
《蓄须男子肖像(自画像)》(Portrait of a man in red chalk,素描,现存意大利 都灵皇家图书馆(Royal Library of Turin));
《金妮维拉·德·本奇 [正面]》(Ginevra de’ Benci [obverse],现存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伯灵顿宫全尺寸底稿》(The Burlington House Cartoon,现存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岩石圣-母》(The Virgin of the Rocks,现存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维特鲁威男人》(Vitruvian Man,现存威尼斯美术学院美术馆);
《圣-母头像(四分之三视角,面向右侧)》(The Head of the Virgin in Three-Quarter View Facing Right,素描 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女人的头像(斯卡皮利亚塔)》(Head of a Woman (La Scapigliata),素描 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来源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标题:The Head of the Virgin in Three-Quarter View Facing Right(圣母头像(四分之三视角,面向右侧))
创作时间:1510–13
画幅尺寸:20.3 x 15.6 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资料:
2005 年,这幅画的背面被完全揭开,上面刻有一个灰褐色墨水“.T. ”字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列奥纳多(Leonardo,枫荣注:西方资料中对艺术家的简称,中文多直接译为:达·芬奇)素描和手稿上的 “Melzi-Leoni”标记。对正面圣母头像的研究有时被学者们怀疑是这幅素描是否是列奥纳多(Leonardo)的作品,这可能是因为其神奇的美感让人产生怀疑(沃尔特·维茨图姆(Walter Vitzthum)在 1966 年引用了一位最近的英国评论家的观点来支持他的观点,“这幅画让人联想到沃尔特·帕特(Walter Pater)的头像,而不是出自列奥纳多(Leonardo)之手”)。然而,即使是在列奥纳多(Leonardo)最密集的素描中,在层层涂抹的介质下也经常能看到他左手平行勾线的一些痕迹。2002-2003 年的详细科学分析表明,这幅画采用的是近乎无缝的浮雕技术,在红色和黑色粉笔的密集使用中极为均匀,在擦入的中间阴影中可以看到大量统一的左手笔触;这些线条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用肉眼也能看到一部分。
在 2002-2003 年之前,造型中间阴影处的左手笔触几乎没有被人注意到,因为学者们往往是通过照片而不是通过对原作的分析来讨论这幅画;早期在这幅画中发现“左手笔触(特指左下至右上方向的运笔)(tratto alla mancina,枫荣注:专业术语)微弱证据的历史学家是西奥多·卢梭(Theodore Rousseau),他是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购这幅作品的策展人。在圣母额头的区域,银色柔软黑色粉笔从右下到左上的结构性微妙弧线最为明显,而红色粉笔画底的左手短笔画在显微镜放大后最为明显。由于这幅左手绘制的图画范围很广,所以《圣母头像》(The Head of the Virgin)无疑是真实的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作品 ,而且在列奥纳多(Leonardo)的设计过程中,这幅画也一定起到了创造性和探索性的作用。让·保罗·里希特(Jean Paul Richter)(著名的《列奥纳多著作选集》的编纂者)是将这幅画归于列奥纳多(Leonardo)本人的忠实追随者,他在 1910 年对这幅作品进行了编目,当时这幅画正被伦敦的路德维希·蒙德博士(Dr. Ludwig Mond)收藏;大多数发表过有关《大都会圣母头像》观点的作者都将其视为列奥纳多(Leonardo)的原创作品。卡洛·佩德雷蒂(Carlo Pedretti )和帕特里夏·特鲁蒂·库希尔(Patricia Trutty Coohill)在 1993 年犹豫不决地坚持认为这幅画出自列奥纳多(Leonardo)之手,但他们认为这幅画有问题,“被过度加工得如此彻底,以至于无法深入了解其原始特征”(根据 2005 年 11 月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这幅画的最新状况报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同一位作者还认为这幅画是一幅 “布泽托”画(bozzetto,枫荣注:专业术语,源自意大利语,意为:一种小型、快速完成的初步草图或模型),带有强烈的贝尔纳迪诺·卢尼(Bernardino Luini)和贝尔纳迪诺·拉尼诺(Bernardino Lanino)风格的影子。
必须强调的是,后人对这幅画进行干预的地方极少(紫外线和透射光均可证明这一点),画作的状况问题也很小:左眼角有细小的深色斑点,鼻根部有轻微的垂直弧形磨损,鼻孔和嘴唇最深的阴影有所加强。头发的设计(在左上方的一些地方用坚硬的尖头黑色粉笔进行了大胆而精辟的描绘)显示出画家在设计上的明显变化。在脸部一侧还能隐约看到用小弧线笔画出的紧致卷发图案,而头顶面纱头饰中包裹的粗辫子的形状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构思,这些构思以自主、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在部分被擦除的黑色粉笔画层中进行了探索,然后又在上面进行了不同的加工(这些不同的设计与列奥纳多(Leonardo)晚期的一些头部研究作品具有可比性)。最近,Pietro C. Marani(1999-2000 年)、Martin Clayton(1996-97 年,2002-2003 年)和 David Alan Brown(2003 年)都对这幅画给予了肯定。
这幅作品与莱昂纳多的油画《圣母子与圣安妮》(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枫荣注:常称 La Sainte Anne,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最终设计密切相关,本文作者将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定为大约 1508-12 年。虽然大都会博物馆的研究素描中精致的绘画表面因轻微的磨损而有所受损,但仍可欣赏到圣母浮雕般的大气溶解,这是一件技术精湛的作品。画家用红色粉笔重新粉刷了大部分黑色软粉笔画(红色粉笔层在脸部尤为明显,但在头发上也有底稿),并使用了“sfumato”技术(枫荣注:专业术语,源自意大利,意为:烟雾状的,指,消除生硬的线条和突兀的明暗对比,营造朦胧感、体积感,内敛、含蓄、诗意的氛围)来统一介质层。柔和的笔触与无缝融合的色调让人不禁想起列奥纳多(Leonardo)为 1490-92 年 《绘画论》(Libro di Pittura)所做的著名注释,该注释载于《巴黎手稿 A》,第 107 页背面: “... 当使明暗交融无痕,不见笔触或痕迹,如烟雾般自然过渡”。更重要的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素描研究生动地展示了列奥纳多(Leonardo)在其职业生涯晚期对光学现象的深入探索。 与卢浮宫的《圣母子与圣安妮》画作相关的其他一些素描一样,这幅素描也是列奥纳多(Leonardo)创新发展复杂绘画技巧的重要范例,目的是将他在 1513-16 年的笔记中讨论的关于色彩透视、形体消失以及光影渐变的科学研究具体化。他建议艺术家们在绘画时尝试捕捉可观察到的细微现象,如周围物体反射到原形上的明暗变化(《巴黎手稿》E,第 17 对开页)。
在卢浮宫《圣母子与圣安妮》的其他密切相关的现存准备素描中,大都会博物馆的《圣母头像》在日期上似乎与用黑色软粉笔或木炭绘制的《圣安妮头像》(Head of St. Anne,现藏 温莎城堡(Windsor,枫荣注:收藏有大量达·芬奇的手稿和素描),编号:RL 12533)、用红色粉笔在赭色画纸上绘制的《圣婴》(现藏 威尼斯美术学院(Gallerie dell’Accademia),编号:257,)以及一些帷幔的细节研究(见温莎城堡、卢浮宫的收藏)完全相同。从与卢浮宫油画有关的其他图画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列奥纳多(Leonardo)在 1516-19 年的法国时期仍在为这幅画进行研究,尤其是帷幔研究(温莎城堡,RL 12526、12527)。一些风景画也与卢浮宫画作的构图有关,其中对岩层的研究(温莎城堡,RL 12397)在日期和绘画技巧上似乎与大都会博物馆《圣母头像》尤为接近。可以说,在为卢浮宫《圣母子与圣安妮》所绘制的素描中,列奥纳多(Leonardo)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具有神奇力量和细微差别的绘画语言。
大都会博物馆《圣母头像》是意大利最早采用 “双粉笔技法”(two chalk technique)的作品之一,在这种技法中,红色和黑色粉笔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微妙的互补图像效果。在列奥纳多(Leonardo)的伦巴第(Lombard)追随者中,贝尔纳迪诺·卢尼(Bernardino Luini)很快就采用了这种创新的粉笔技法,... ... 。然而,无论这些艺术家的头像研究如何直接受到列奥纳多(Leonardo)的启发,都无法达到大都会博物馆的《圣母头像》所展现的诗意和绘画技巧之美。现存有两幅根据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素描绘制的早期副本,分别收藏在奥地利 阿尔贝蒂娜版画收藏馆(Graphische Sammlung Albertina,编号:inv. 17613)和意大利米兰 安布罗西亚纳图书馆和美术馆(Biblioteca Pinacoteca Ambrosiana,编号:F. 263 Inf. 67)。
论文作者:卡门·班巴赫 (Carmen C. Bambach)(枫荣翻译,有少部分省略翻译(资料出处引用的详细部分),专业论文,翻译有难度,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eonardo da Vinci 4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xpv9R7ayqPpZw8366gKBQ
提取码: hnsv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5 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