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画家 查尔斯·勒布伦 Charles Le Brun 名作《作家 皮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2-1-18
摘要: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查尔斯·勒布伦 Charles Le Brun(1619 - 1690),法国画家、面相师、艺术理论家,路易十四宣称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国艺术家”,他是 17 世纪法国艺术的主导人物,1663年,他成为皇家学院首任院长,通过制度化教学推动古典主义(Classicist)成为主流,奠定了学院派的基础。
查尔斯·勒布伦 Charles Le Brun(1619 - 1690),法国画家、面相师、艺术理论家,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几所艺术学院的院长。 作为路易十四(Louis XIV)的宫廷画家,路易十四宣称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国艺术家”,他是 17 世纪法国艺术的主导人物,深受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的影响。
勒布伦(Le Brun)是 1648 年法国皇家绘画和雕塑学院(French Royal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成立的主要推动力,并被选为最初负责其运行的十二长老之一。他协助科尔伯(Colbert),组织院士们努力为法国国家艺术奠定理论基础。1663年,他成为皇家学院首任院长,通过制度化教学推动古典主义(Classicist)成为主流,奠定了学院派的基础。他成为17世纪法国艺术全能的、无与伦比的大师。他在法国的艺术生活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直到 18 世纪末画家雅克·路易·大卫 (Jacques-Louis David) 出现为止。
勒布伦(Le Brun)的主要作品包括:
《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Entry of Alexander into Babylon,法语:Entrée d’Alexandre dans Babylon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亚历山大与波鲁斯》(Alexandre et Porus,现存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掌玺大臣塞吉埃》(Le chancelier Séguier,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圣玛格达琳放弃世俗的虚荣心》(Sainte Madeleine renonçant aux vanités du mond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画家路易斯·泰斯特林的肖像》(Louis Testelin (1615-1665), peintr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从埃及回来之前的圣家庭》(La Sainte Famille avant le retour d’Egypt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路易十四,法国国王》(Louis XIV, roi de France (1638-1715),现存凡尔赛宫博物馆(Chateau de Versailles));
《波斯王后在亚历山大脚前,又名 大流士的营帐》(Les reines de Perse aux pieds d’Alexandre dit aussi La tente de Darius,现存凡尔赛宫博物馆(Chateau de Versailles));
《弗朗什孔泰第二次被征服》(La Franche-Comté conquise pour la seconde fois,现存凡尔赛宫博物馆);
《作家 皮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现存凡尔赛宫博物馆);
《贾巴赫家族》(The Jabach Family,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波利克塞娜的牺-牲》(The Sacrifice of Polyxena,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圣安德烈殉-道》(The Martyrdom of Saint Andrew,现存盖蒂艺术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
《神圣家庭》(The Holy Family,现存剑桥大学 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
《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Daedalus and Icarus,现存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
《维纳斯剪掉丘比特的翅膀》(Venus Clipping Cupid’s Wings,现存波多黎各 蓬塞艺术博物馆(Museo de Arte de Ponce));等。(枫荣翻译编辑)
********************************************************
上图:画家 Charles Le Brun(1619 - 1690)
标题: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皮埃尔·高乃依)
创作时间:1685-1700
画幅尺寸:H. 63 ; L. 52 cm.
凡尔赛宫资料:
皮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1684),是法国剧作家,他通常被认为是 17 世纪法国三大戏剧家之一,与莫里哀(Molière)和拉辛(Racine)并列。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熙德》(Le Cid)、《波里厄克特》(Polyeucte)、《西拿》(Cinna)等。
这幅画是于 1685 年在当时的法国皇家学院院长阿贝·德·丹戈(Abbé de Dangeau) 的倡议下开始创作的 94 幅院士肖像的其中一幅,法兰西学院收藏;革-命时被没收;1795 年 6 月 3 日送到法国古迹博物馆。1803 年 9 月 12 日交付给研究所( l’ Institut)管理。1839 年由研究所赠送给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用于凡尔赛历史画廊。1850 年:北翼,阁楼, 141号房间“院士室”。 1855 年和 1861 年:南翼阁楼 152 室。1966 年 3 月在旧翼楼展出。1966 年 11 月 4 日在迈耶先生(M.Meyer)和胡格夫人(Mme Hoog)的办公室提到。1971 年 7 月 29 日在储备中提到。1987 年 3 月 20 日存放于巴黎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çaise),法兰西研究所(Institut de France)。(枫荣翻译编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本帖无大图下载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5 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