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画家 杰拉德·凡·洪索斯特 Gerard van Honthorst 名作(代表作)《音乐会(The Concert)》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11-17
摘要:杰拉德·凡·洪索斯特 Gerard van Honthorst (1592 - 1656),也有拼写为:Gerrit Van Honthorst,是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以描绘人工照明场景作品而闻名,最终获得了“Gherardo delle Notti”(夜晚的杰拉德,Gerard of the Nights)的绰号。

杰拉德·凡·洪索斯特 Gerard van Honthorst (1592 - 1656),也有拼写为:Gerrit Van Honthorst,是荷兰黄金时代(Dutch Golden Age)的画家,以描绘人工照明场景作品而闻名,最终获得了“Gherardo delle Notti”(夜晚的杰拉德,Gerard of the Nights)的绰号。
洪索斯特(Honthorst)出生于荷兰的乌得勒支(Utrecht), 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访问了罗马,在那里他以受卡拉瓦乔(Caravaggio)风格影响的绘画取得了巨大成功。1620 年返回乌得勒支,成为了荷兰领先的肖像画家,并在荷兰和国外建立了相当大的声誉。
1623 年,也就是他结婚的那一年,他成为乌得勒支圣卢克(St. Luke in Utrecht)艺术公会的主-席。1626 年洪索斯特(Honthorst)结交鲁本斯(Rubens)并为他举办了一场晚宴。洪索斯特(Honthorst)还得到了英国君主的赞助;1646 年,他前往柏林,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二世的妻子路易丝-亨丽埃特(Louise-Henriette)的宫廷画家。
洪索斯特(Honthorst)的代表作品包括:
《阳台音乐会》(The Concert on a Balcony(Le Concert),现存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弹奏琉特琴的女子》(Femme jouant du luth,现存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巴伐利亚的莫里斯肖像,选帝侯》(Portrait de Maurice de Bavière (1621-1652), prince palatin,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巴伐利亚的埃德华德肖像,选帝侯》(Portrait d'Édouard de Bavière (1625-1663), prince palatin,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拔牙者》(L'Arracheur de dents,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希勒涅的凯旋》(Le Triomphe de Silèn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弹吉他的女人》(Femme jouant de la guitare,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弗雷德里克-亨利,奥兰治亲王,执政官肖像》(Portrait de Frédéric-Henri, prince d'Orange, Stadhouder (1584-1647),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快乐的小提琴手》(The Merry Fiddler,现存荷兰国家博物馆(Rijksmuseum));
《萨提尔与仙女》(Satyr and Nymph,现存荷兰国家博物馆(Rijksmuseum));
《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与妻子玛丽·斯图亚特肖像》(Portrait of Willem II (1626-1650), Prince of Orange, and his Wife Mary Stuart (1631-1660),现存荷兰国家博物馆);
《吹笛牧童与四位牧女》(Shepherd Playing the Flute, and Four Shepherdesses,现存荷兰国家博物馆);
《阿玛莉亚·范·索尔姆斯肖像》(Portrait of Amalia van Solms (1602-75),现存荷兰国家博物馆);
《一个女人的肖像》(Portrait of a Woman,现存荷兰国家博物馆);
《快乐的聚会》(Merry Company(Fröhliche Gesellschaft),现存老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
《堕落的学生》(The Debauched Student,现存老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
《烛光下的音乐组合》(Musical Group by Candlelight,现存丹麦国家艺术博物馆(Statens Museum for Kunst));
《戴安娜的盥洗室》(Dianas toilette,现存丹麦国家艺术博物馆(Statens Museum for Kunst));
《一位老妇人》(En gammel kone,现存丹麦国家艺术博物馆);
《音乐会》(The Concert,现存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伊丽莎白·斯图亚特,波希米亚女王》(Elizabeth Stuart, Queen of Bohemia,现存英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阿波罗和戴安娜》(Apollo and Diana,现存英国皇家收藏);
《阿玛利亚·范·索尔姆斯的肖像》(ritratto di amalia van solms,现存荷兰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
《奥兰治威廉三世王子, 和他的姑姑玛丽亚公主的双人肖像,孩子时》(Double Portrait of Prince Willem III (1650- 1702) and his Aunt Maria, Princess of Orange (1642-1688), as Children,现存荷兰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
《快乐的小提琴手》(The happy Violinist,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一位佩戴蕾丝领圈的少女》(A Young Girl Wearing a Lace Collar,现存英国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一位宫廷贵妇扮牧羊女的肖像》(Portrait of a Lady of the Court as a Shepherdess,现存美国 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Saint Louis Art Museum));
《年轻女子佩戴着一枚吊坠 》(Jonge vrouw met een medaillon ,现存美国 沃尔特艺术博物馆(Walters Art Museum));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Gerard van Honthorst (1592 - 1656)
标题:The Concert(音乐会)
创作时间:1623
画幅尺寸:123.5 × 205 cm
美国国家美术馆资料:
解读资料:赫里特·凡·洪特霍斯特(Gerrit van Honthorst,1592–1656)长期被视为荷兰黄金时代(Dutch Golden Age)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乌得勒支(Utrecht)接受训练后,他于1615年前后前往意大利,在那里他接受了卡拉瓦乔(Caravaggio)激进的风格与主题理念。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宗-教题材与风俗画中充满戏剧性的姿态与强烈的明暗对比,其直击心灵的艺术表现力激发了整个欧洲一代“卡拉瓦乔派”(Caravaggisti)画家的创作热情。这些艺术家普遍效仿卡拉瓦乔(Caravaggio)直接以摆姿势的模特为创作对象,并将画面场景拉近至画面平面,以此暗示作品是日常体验的延伸。洪索斯特(Honthorst)尤其以饱满的激情和自信的笔触作画,运用鲜明色彩与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其真人尺寸的感性人物身着异域服饰,赋予画面强烈的存在感。
1620年,洪索斯特(Honthorst)重返乌得勒支时已是声名远播的艺术家,故乡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他对卡拉瓦乔主义(Caravaggism)的热忱拥抱及其享誉国际的声望,同样深深吸引了海牙拿骚的莫里茨亲王(Prince Maurits of Nassau in The Hague)的宫廷。这位被称为奥兰治亲王(The Prince of Orange)的统-治者,正通过修缮宫邸、修建园林、举办音乐晚会及收藏绘画等举措,有意识地拓展宫廷声望。
洪索斯特(Honthorst)的《音乐会》(The Concert)首次出现在1632年奥兰治亲王(Prince of Orange)海牙宫殿的财产清单中。这幅画作虽可能由莫里茨(Maurits)购得,但也可能是外交馈赠。当时人们常以绘画作为酬谢亲王功绩或谋求未来恩惠的礼物。此类外交赠礼的潜在来源可能是流-亡的波希米亚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king of Bohemia, Frederick I)(注:也有翻译为 腓特烈一世)。1621年其新-教-军-队败于天-主-教势力后,他携王后伊丽莎白·斯图亚特(Elizabeth Stuart,)迁居海牙。流-亡期间,波希米亚王室(king and queen of Bohemia)仍积极收藏艺术品,并依靠奥兰治亲王部分资助维持奢华生活。他们对洪索斯特(Honthorst)极为推崇,最终聘请他担任宫廷画家。
弗雷德里克(Frederick)与伊丽莎白(Elizabeth)可能委托创作了这幅画作,随后将其赠予奥兰治亲王(Prince of Orange)以答谢其财政支持。这一推测基于洪索斯特(Honthorst)画作中的首席小提琴手与同时期描绘海牙宫廷生活的抄本插图中弗雷德里克(Frederick)打球的形象存在相似性。
《音乐会》绝非宫廷环境中单纯的装饰性元素,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正如音乐需要遵循指挥才能奏出和谐之音,社会和谐亦需追随领袖的指引。这句箴言既适用于奥兰治亲王(Prince of Orange),也契合波希米亚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 King Frederick I of Bohemia)。
直至近年,卡拉瓦乔(Caravaggio)对北欧艺术的影响才得以在美术馆丰富的荷兰艺术藏品中得到体现。2009年购入亨德里克·特尔·布鲁根(Hendrick ter Brugghen)1624年创作的《风笛手》(Bagpipe Player),正是弥补这一缺憾的开端。这些大师的作品与本馆收藏的意大利、法国及西班牙卡拉瓦乔派画作(Caravaggist paintings)共同展现了卡拉瓦乔风格(Caravaggio's style)在17世纪欧洲大陆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幅画的收藏历史:
>>> 可能为奥兰治亲王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Prince Frederick Hendrick of Orange,1584-1647)所有,1632年前藏于海牙;
>>> 后由继承转归奥兰治亲王威廉五世(Prince Willem V of Orange,1748-1806),藏于海牙;
>>> 1795年5月被法国革-命-政-府作为“战利品”征用,运往巴黎;
>>> 自1840年起为法国巴黎与塞南(Senan)私人收藏;
>>> 2009年由伦敦的安东尼·斯皮尔曼(Anthony Speelman)与纽约的亚当·威廉姆斯美术有限公司(Adam Williams Fine Art, Ltd.)联合购得;
>>> 2013年7月31日由美国国家美术馆购买收藏。
这幅画在美国国家美术馆 --- 西楼主层 --- 45号展厅 (West Building Main Floor, Gallery 45)长期展出。(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下载时签署的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本贴)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