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美国画家 爱德华·哈里森·梅 Edward Harrison May 名作(代表作)《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11-04
摘要:历史著名人物肖像系列(美国作女家),标题:Edith Wharton(Edith Jones at age 5)(伊迪丝·沃顿(伊迪丝·琼斯,5岁时)),爱德华·哈里森·梅 Edward Harrison May (1824–1887),是一位英国-美国画家,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巴黎度过。
爱德华·哈里森·梅 Edward Harrison May (1824–1887),是一位英国-美国画家,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巴黎度过。
梅(May)出生于英国克罗伊登(Croydon),父亲是荷兰归-正-会牧-师,他在孩提时代就随父亲搬到了纽约。最初他在纽约学习土木工程,但很快决定转学艺术,并师从画家丹尼尔·亨廷顿(Daniel Huntington)学习。1844年,梅(May)首次在国家设计学院(National Academy)展出,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功。然而在1851年,他永久移居巴黎。
在巴黎,他为富有的欧洲人和美国人创作肖像画,并在 1855 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赢得了一枚金奖。
在普法战-争期间,梅(May)在后勤医院担任上-尉,因而获得了奖章。
梅(May)的绘画代表作品包括:
《一位年轻女子的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现存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现存史密森尼学会 - 国家肖像画廊(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艾萨克·梅里特·辛格肖像》(Portrait of Isaac Merrit Singer,现存史密森尼学会 - 国家肖像画廊(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巴比伦的犹-太-俘-虏》(Jewish Captives at Babylon ,现存美国 佩顿·赖特画廊(Peyton Wright Gallery));
《垂死的强盗》(Dying Brigand,现存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
《乔治·华盛顿与卡斯蒂斯小姐》(George Washington and Miss Custis,现存耶鲁大学美术馆(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亨利埃塔·玛丽亚·巴戈特,乌克斯布里奇伯爵夫人》(Henrietta Maria Bagot, Countess of Uxbridge (1815-1844) ,现存英国国民信-托(National Trust));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来源于史密森尼学会 - 国家肖像画廊(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Max Westfeld(1882 - 1971)
标题:Edith Wharton(Edith Jones at age 5)(伊迪丝·沃顿(伊迪丝·琼斯,5岁时))
创作时间:1870
画幅尺寸:73 x 60.3 x 3.8cm
史密森尼学会 - 国家肖像画廊资料:
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1862 - 1937),女孩时名:伊迪丝·琼斯(Edith Jones),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出生于纽约,代表作品《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在开启其备受赞誉的写作生涯之前,伊迪丝·纽博尔德·琼斯·沃顿(Edith Newbold Jones Wharton)作为纽约上流社会的成员,度过了优越的童年时光。频繁的欧洲旅行是这种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4 岁至 10 岁期间,沃顿(Wharton)随家人旅居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8 岁的伊迪丝(Edith)在巴黎生活时,英美艺术家爱德华·哈里森·梅(Edward Harrison May)为她绘制了这幅肖像。
尽管沃顿(Wharton)后来曾记录童年的种种挫败,但正是这些早年的欧洲之旅,让她开始享受“编造故事”的乐趣 --- 构筑那些成年后笔下虚构的世界。自1860年代中期起,沃顿(Wharton)大半生旅居海外,结交了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等侨居海外的美国友人。然而她声名鹊起的契机,在于对纽约上流社会的犀利刻画 --- 如获得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的小说《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1920年)所展现的。
这幅画在史密森尼学会 - 国家肖像画廊 --- 东画廊 --- 135号展厅(NPG, East Gallery 135)长期展出。(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下载时签署的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本贴)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史密森尼学会 - 国家肖像画廊(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CNpPJVSzvZ1f2glv9ONAg
提取码: a2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