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画家 朱利叶斯·冯·莱波尔德 Julius von Leypold 名作(代表作)《有巨石的景观》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09-26
摘要:朱利叶斯·冯·莱波尔德 Julius von Leypold (1806 - 1874) ,全名 Carl Julius von Leypold,德国浪漫主义(Romanticism)风景画家,以其作品《风雨中的流浪者》(Wanderer in the Storm)而闻名。标题:Landschaft mit Hünengrab(有巨石墓的景观)
朱利叶斯·冯·莱波尔德 Julius von Leypold (1806–1874) ,全名 Carl Julius von Leypold,德国浪漫主义(Romanticism)风景画家,以其作品《风雨中的流浪者》(Wanderer in the Storm)而闻名。他是浪漫主义大师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弟子。
冯·莱波尔德(von Leypold)出生于德累斯顿(Dresden),1820-1829年间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Dresden Academy of Fine Arts)师从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Johan Christian Dahl)学习风景画。自1826年起,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对他的选题与绘画风格产生深远影响。他的风景画以“绘画性与锋利笔触并存的风格为特色,将高超的绘画技艺与毕德麦雅风格(Biedermeier style)的客观性完美融合”。
1857年3月5日,他成为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的荣誉院士。
冯·莱波尔德(von Leypold)的代表作品包括:
《风雨中的流浪者》(Wanderer in the Storm,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橡树与桦树,春天》(Oak And Birch Tree. Spring,现存瑞典国家博物馆(Nationalmuseum));
《教-堂-墓-园入口》(Kirchhofseingang,现存德国国家博物馆(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
《风雨来临前的风景》(Landschaft mit aufziehendem Gewitter,现存德国 卡尔斯鲁厄国家艺术馆(Staatliche Kunsthalle Karlsruhe));
《有巨石墓的景观》(Landschaft mit Hünengrab,现存柏林 老国家艺术画廊(Alte Nationalgalerie));
《格罗森海因城门》(Stadttor von Großenhain,水彩画,现存德累斯顿 历代大师画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阿尔滕堡附近的科伦城堡遗址》(Burgruine Kohren bei Altenburg,水彩画,现存德累斯顿 历代大师画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包括图片)来源于柏林 老国家艺术画廊(Alte Nationalgalerie)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Julius von Leypold (1806 - 1874)
标题:Landschaft mit Hünengrab(有巨石墓的景观)
创作时间:um 1835/1840
画幅尺寸:50,5 x 77,5 cm
柏林 老国家艺术画廊资料:
画家卡尔·朱利叶斯·冯·莱波尔德(Karl Julius von Leypold)属于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领导的德累斯顿浪漫主义圈子(Dresdner Romantiker-Kreis)。14 岁时,他就开始在德累斯顿艺术学院(Dresdener Kunstakademie)学习,成为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Johan Christian Dahl)的学生。弗里德里希(Friedrich)与达尔(Dahl)是朋友,对莱波尔德(Leypold)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为了表达对偶像的深厚感情,1824 年,18 岁的莱波尔德(Leypold)在学院展览上展出了《弗里德里希式的月光景观》(Mondscheinlandschaft nach Friedrich)。莱波尔德(Leypold)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者最杰出的继承者。弗里德里希研究学者维尔纳·苏莫夫斯基(Friedrichforscher Werner Sumowski)甚至将莱波尔德(Leypold)的早期作品称为“弗里德里希的替身”。
莱波尔德(Leypold)的作品以精湛的绘画技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以及迷人的光影氛围而著称。在《有巨石墓的景观》(Landschaft mit Hünengrab)这幅画中,描绘了一片暮色中的广阔平原。黄昏时分的天空闪着神奇的光芒,颜色从黄色、橙色、绿色到蓝色,将这幅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提升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画面左前方是一座雄伟的巨石墓,仿佛挤进了画面中心。画面右侧是一片水面,上面映出许多微妙的倒影,还有一棵枯树,树上蹲着一只猫头鹰。乍看之下,夜鸟似乎是唯一活着的生物。仔细观察这个小池塘,可以看到另一只用几笔勾勒出来的鸟停在一丛植物上,它的身影在倒影中翻倍。远处,一座教-堂的塔楼隐约可见,在这个看似无人居住的地区,它象征着人类的存在。在弗里德里希(Friedrich)的影响下,莱波尔德(Leypold)在《有巨石墓的景观》中采用了两个重要的浪漫主义主题,它们在弗里德里希的作品中作为“英雄时代的形象”(Sinnbilder einer heroischen Vorzeit)和“短暂性的象征”(Vergänglichkeit)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本作者:伯吉特·维维贝(Birgit Verwiebe)。(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细节图下载(根据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柏林 老国家艺术画廊(Alte Nationalgalerie)),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b-KoQaVj1xWvOPXe_ULqA
提取码: ff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