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画家 阿尔芒德·基约曼 Armand Guillaumin 名作(代表作)《达米埃塔的路》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5-09-07
摘要:标题:The Road of Damiette,阿尔芒德·基约曼 Armand Guillaumin (1841 - 1927),全名:Jean-Baptiste Armand Guillaumin,法国印象派画家和版画家。
阿尔芒德·基约曼 Armand Guillaumin (1841 - 1927),全名:Jean-Baptiste Armand Guillaumin,法国印象派画家和版画家。
基约曼(Guillaumin )出生于巴黎,在1861年就读于瑞士学院(Académie Suisse)之前,他曾在法国政-府的铁路部门工作。他从1874年起参加印象派画展,是莫奈(Monet)、毕沙罗(Pissarro)和塞尚(Cézanne)的同伴,他也是西涅克(Signac)的引路人。1886年,他成为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朋友,梵高的哥哥西奥(Theo)出售了他的一些作品。1891年,他辞掉了政-府的工作,专心于绘画。如今,他的作品被收藏在法国以及世界各地许多重要的艺术博物馆里。
基约曼(Guillaumin)的代表作品包括:
《室内》(Interieur,现存巴黎 奥赛美术馆(Musée d' Orsay));
《拉佩码头》(Le Quai de la Rapée,现存巴黎 奥赛美术馆(Musée d' Orsay));
《毕沙罗肖像》(Portrait de Pissarro,现存巴黎 奥赛美术馆);
《红发女孩肖像》(Portrait de fillette aux cheveux roux,现存巴黎 奥赛美术馆);
《布查尔顿磨坊》(Le Moulin Bouchardon,现存巴黎 奥赛美术馆);
《克罗赞的牧业》(La pêcherie à Crozant,现存法国 鲁昂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Rouen));
《在国家桥边的工作》(Work on the Pont National,现存法国 卡昂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Caen));
《克鲁斯山谷》(Vallée de la Creuse,现存法国 恩特林登博物馆(Unterlinden Museum));
《河谷景观》(Paysage de la Creuse,现存法国 波城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Pau);
《路易·菲利普桥》(The Bridge of Louis Philippe,现存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马恩河上乔安维尔铁路桥》(Railroad Bridge over the Marne at Joinville,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布查尔顿磨坊,克罗赞》(The Bouchardon Mill, Crozant,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有两艘帆船的景观》(Landscape with Two Sailing Boats,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查伦顿的塞纳河》(The Seine at Charenton,现存诺顿西蒙美术馆(Norton Simon Museum));
《布查尔顿磨坊,克罗赞》(The Bouchardon Mill, Crozant,现存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普罗旺斯花园》(Le, Jardin Provincal,现存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
《山上的桥》(Bridge in the Mountains,现存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奥斯特利茨码头》(The Quai d' Austerlitz,现存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自画像》(Self-Portrait,现存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
《主教桥与巴黎圣母院后殿》(The Bridge of the Archbishop and the Apse of Notre-Dame,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达米埃塔的路》(The Road of Damiette,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一个年轻女人的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现存荷兰 梵高美术馆(Van Gogh Museum));
《带调色板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Palette,现存荷兰 梵高美术馆(Van Gogh Museum));
《山地景观》(Gebirgige Landschaft,现存德国 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包括图片)来源于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馆藏共享资料。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画家:Armand Guillaumin (1841 - 1927)
标题:The Road of Damiette(达米埃塔的路)
创作时间:1885
画幅尺寸:65 x 81 cm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资料:
描绘达米埃塔(Damiette)的作品创作于1882至1888年间,但早在1880年左右,这位艺术家便在一次为寻找新题材而进行的乡间“逃离”之旅中发现了这座法兰西岛的村庄。他乘坐马车驳船前往那里,同时凭借巴黎-奥尔良铁路公司(Paris-Orléans Railway)前职员的身份,巧妙利用现有铁路线抵达巴黎郊区奥赛(Orsay)地区,探访了比此前所至(Charenton, Clamart, Meudon, Issy, Chatillon)更远的村落。由此他开始探索伊韦特河谷(valley of the Yvette) --- 这条宁静的小河及其沿岸的吉夫村和达米埃塔村(villages of Gif and Damiette)。他在此完成多幅素描研究并创作系列油画,其中三幅曾于1886年4月在纽约美国艺术画廊(American Art Gallery in New York)展出; 其中包括佩尔松纳兹(Personnaz)收藏的《达米埃特》(Damiette,1886年作),该作品于1937年入藏卢浮宫博物馆(SF 1937-30)(枫荣注:现在巴黎奥赛美术馆)。
这些风景画很快受到私人收藏家(Duret, Murat, Doctor Filleau)和艺术商(Blot, Martin-Camentron, Vollard, Portier)的青睐。1894年1月20日至2月10日,杜兰-吕埃画廊(Galeries Durand-Ruel)在巴黎举办的基约曼(Guillaumin )回顾展目录中,便收录了 11 幅以达米埃塔(Damiette)为主题的画作。
这位艺术家从诸多题材中汲取灵感:达米埃塔(Damiette)的房屋与街道、蜿蜒的道路、广袤的田野、繁花盛开的树木、耕作土地的农人、栽种卷心菜的农夫,以及在苹果树下照料牛群的场景 --- 这些画面被描绘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与四季更迭之中。通往村庄的道路在不同日光下被描绘了约十次,甚至在日落时分也留下笔触,正如在日内瓦小皇宫博物馆(Musée du Petit Palais in Geneva)中的属于盖兹收藏(Ghez collection)的画作所呈现的那般。
1885年成为一个转折点,其特殊意义源于艺术界的重大事件:巴黎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举办的德拉克罗瓦(Delacroix)回顾展对毕沙罗(Pissarro)和基约曼(Guillaumin)至关重要,此后他们选择优先关注色彩而非光线; 印象派团体即将分崩离析,成员各自走向更具个人特色的创作道路;基约曼(Guillaumin)在大量画作中不断尝试色彩效果,逐步突破自我,至1880年代末期创作出色彩极为丰富的作品。值得特别关注的是1885年创作的重要画作《通往山谷的道路》(The Road to the Valley)(可能为私人委托),其尺寸(117×89厘米)在基约曼(Guillaumin)作品中极为罕见,现藏于巴黎小皇宫博物馆(Musée du Petit Palais)(枫荣注:未能在小皇宫博物馆站找到该作品的资料)。
基约曼(Guillaumin)在选题和技法演变上始终与毕沙罗(Pissarro)、高更(Gauguin)保持着密切的关联,这在其作品中可见一斑。高更(Gauguin)1884年创作的《鲁昂,路上的行人》(Character on the Road, Rouen)便是典型例证,尽管基约曼(Guillaumin)粗粝的笔触与高更(Gauguin)柔和的笔法形成鲜明对比,却恰恰彰显了前者独特的艺术气质。
基约曼(Guillaumin)偏爱轮廓分明、色彩明艳的粗犷风景。画中不同区域的笔触风格迥异:描绘草丛时笔触修长、迅捷而富有张力;树叶丛生处则呈现出凹凸不平的阴郁质感;道路上笔触更为宽阔;天空部分则渐次淡去,轻盈飘逸。画面两侧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暖色调中赭石的浓郁色泽、蓝与黄的交织,衬托出紫、粉、黄的明快与明亮。此时画家的调色板趋于明快,与同期毕沙罗(Pissarro)的风格相呼应。画面上下部的过渡通过道路明亮的色调实现,这条道路成为连接上下部的纽带,而几处蓝色笔触呼应着天空的色调,折射出画家的敏感与情感。
基约曼(Guillaumin)毕生坚持以对自然真实而直接的观察为创作基础,拒绝屈从于时髦的审美潮流和某些艺术商人的商业考量。
艺术评论作者:雅克琳·德班(Jacqueline Derbanne)。这幅画在博物馆的 F 展厅(Room F)长期展出。(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下图:作品细节
大图下载(博物馆允许大图下载,根据下载时签署的使用协议,图片仅可用于学习研究和欣赏,(如本贴)在文献中引用必须说明出处(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不可用于商业领域):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MJxKBlCkvnkWHZYaYLetQ
提取码: eq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