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鉴 《仿范宽少陵诗意图》 香港佳士得2009秋拍 成交价170万港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05-02
摘要:
清 王鉴 《仿范宽少陵诗意图》 香港佳士得2009秋拍 成交价170万港元
作品鉴赏
王鉴(1598年-1677年),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字元照,
清 王鉴 《仿范宽少陵诗意图》 香港佳士得2009秋拍 成交价170万港元
作品鉴赏
王鉴(1598年-1677年),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王世贞曾孙,王士骐之孙。 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与同族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吴伟业将王时敏与董其昌、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合称为“画中九友”,并作《画中九友歌》。
王鉴在“四王”中,与王时敏年龄相仿,也有人称“二王”,理由是,在清朝所谓正宗山水画系中,两先生有开继之功也。当然,这是站在仿古派立场而言。不过,王鉴的画艺确实不可低估。这位字玄照,号湘碧的太仓人氏,其祖乃是明代文坛“后七子”的领袖,大名鼎鼎的王世贞,世称弇州先生。王世贞平生甚喜收藏鉴赏,且著述颇丰,有《艺苑卮书》等专著行世,其艺术见解为诸多画家学者所信服,推崇。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王鉴中年曾做过官,但他最终还是以画家身份了其一生。
元四大家风格各殊,其源流皆出于董巨。王鉴擅山水,于董巨有很深的造诣,追摹董源、巨然,拟仿宋元诸家,近以董其昌为师,多临仿之作,善于青绿设色,皴染兼长,自谓“皴擦无自撰之笔”。风格华润,树木丛郁,山壑深邃。间作青绿重色,亦雅致有余,而有自家风貌。
王鉴一生以黄公望山水画法入手,黄公望存世之作,无一笔不从董巨中来,幽微淡远,不染一丝画院习气,可谓元代第一家。王鉴学黄而不拘泥于黄,谨严之中富于变化,即在摹古中力求变化,注重笔墨之美,以取法自然为上。
作品资料
作者 王鉴
尺寸 81.3×64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668年作
估价 HKD 600,000-800,000
成交价 HKD 1,700,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09-11-29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09秋季拍卖会
题识:百年地僻柴门过,五月江深草阁寒。
戊申 (1668年) 秋日仿范华原笔写少陵诗意。王鉴。
钤印:员照、染香庵主、湘碧
藏印:刘恕 (1759-1816):刘氏寒碧庄印、蓉峰审定、华步刘氏家藏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