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 虚谷 《松菊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江苏爱涛2005秋拍 成交价275万元
【作品鉴赏】
近世海上画坛名家辈
近世海上画坛名家辈出,风格纷呈,其中虚谷以其独张一旗的艺术风格而醒目其中。他和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大师勇于冲破正统派画风的羁绊,共同掀起反映时代脉搏、抒发个人性灵和风格,标新立异的艺术风潮,这就是美术史上的“海派”。
1823年出生的朱怀仁,本是安徽歙县人,后移居扬州,曾是“参将”武职,在镇压太平军之际,忽然“竟有感触,遂披留入山”,出家为僧,僧名虚白,字虚谷。
虚谷遁迹佛门,使他与历史上的一些隐士有许多共鸣之处,加之本籍新安,使他绘画的渊源上很自然地偏爱新安逸民渐江、程邃等,构成了他艺术上的清高冷逸的气局,因而他的笔墨偏向干枯、清劲、生涩。然而,不可否认,虚谷身为低层僧人,他后来活动于上海、苏州、杭州等近代商业大都市,为做生计不得不“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铢”。因而他同任伯年,吴昌硕等海上画家有着同一的“谐俗”倾向。不过,虚谷表现这类题材,仍不失清新朴实的格调,并没有流入浅薄的甜媚。
作于1892年的《松菊图》,不可否认,当是虚谷晚年(卒于1896年)绘画作品中的一件佳构。从题材的立意看,高坡之上的松之挺立,菊之高洁,二者的结合,合乎了孤傲清峻的审美诣趣;从创作的手法看,在空间结构上,强调高坡的横势与菊的竖、松树的立,再作坡的简和柔、菊的密和实、松的疏和虚,达到了一种视觉上新的平衡,有一种张力和驰的赏画之悦;在用笔上,更是大胆地将干涩笔法扩展出颤笔、断笔和逆势行笔,相互交融使用,富有律动的节奏感,于是整个松菊活络起来,达到了他的“振奇”效果;在用色上,该画再显他惯常的色调轻淡雅洁的美趣,用以褚石、花青、螺青、淡青绿等敷色,且如菊叶、松干等用水饱满,一笔抹染、随水渗化,不做过多的色彩叠积,有着水彩画般的透明感。总之,该《松菊图》,不管是从其艺术价值还是从书画市场的拍品价值来看,确是一件难以寻觅的醒目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