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恽寿平 《艳秋图》 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265万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05-12
摘要:
清 恽寿平 《艳秋图》 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265万元
【作品赏析】
恽寿平(1633~1690),清代
清 恽寿平 《艳秋图》 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265万元
【作品赏析】
恽寿平(1633~1690),清代画家,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号南田、白云外史、云溪外史等。江苏武进人。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早年向伯父恽向(明末山水画家)学画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并上溯董源、巨然。中年以后转为以画花卉禽虫为主。他从明代沈周、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其山水画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与清初四王及吴历合称“清六家”。
恽寿平工诗、书、画,时称“三绝”。最初着笔山水画的恽寿平,师法王蒙,后与王翚结交, 却因不甘“第二”而改攻花鸟画,终成一代名家。北宋徐崇嗣之“没骨法”对其花鸟画影响极大,加之恽寿平自我的潜心钻研,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独特风格:融合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笔法,兼工带写,笔触灵动,色彩明丽,以清秀、柔丽代替了浓艳富丽的画风特点。
恽寿平的花卉画,追求“笔不到处”的无色之色。以水、色、粉的运用显现飞白,在一花一叶中留下许多空白,取得“无色之色”的效果。
【作品资料】
者
|
恽寿平
|
尺寸
|
165×69.7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RMB 6,000,000-8,000,000
|
成交价
|
-
RMB 12,650,000
-
HKD 15,113,501
-
USD 1,897,500
-
EUR 1,391,500
|
专场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拍卖时间
|
2011-05-22
|
拍卖公司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
|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