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龚贤 1686年作 《深山读书楼》 立轴 绢本 北京匡时2012春拍 成交价322万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05-14
摘要:
清 龚贤 1686年作 《深山读书楼》 立轴 绢本 北京匡时2012春拍 成交价322万元
【作品赏析】
“计白当黑”出自老子语录,不复赘述。“计白
清 龚贤 1686年作 《深山读书楼》 立轴 绢本 北京匡时2012春拍 成交价322万元
【作品赏析】
“计白当黑”出自老子语录,不复赘述。“计白当黑”作为一种造型的基本原则,尽管国画与其他画种在审美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从视觉印象的习惯性上来说,“黑白”是作为形式原则的一些最基本的语汇元素,其实是任何一门类画种的艺术家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但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却有别于西洋画种,中国画家在黑白交叉的平面中加入了一个新的元素:运动,中国古代又称为“势”。使得不再是从平面到立体,而是立足于平面从静止到运动。黑白关系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是中国画哲学精神及辩证原理的体现。中国画黑白并存,从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可以追溯到中国画黑白辩证关系的源头,“黑”对应“有”和“实”,即为笔墨所至处;“白”对应“无”及“虚”,即为无笔墨处或虚虚淡淡的墨色处,所以说中国画中的黑和白都是画面形态的组成部分。“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利其黑”,龚贤曾说:“画之神理,全在虚处淡处。”他在清初“四王”主淡主虚的情况下而敢于用黑,是真正理解了老子的“计白当黑”的道理。
龚贤画面的黑来自于他对传统绘画美学的领悟,来自于他对黑白世界的特殊感悟,当然,更是龚贤对他所处的金陵清凉山地区丘陵地貌及雨林的体验。
龚贤用他那重重迭迭的,黑的无以复加的笔墨形式与“白”相反相成,正是彻悟了“知白”与“守黑”的原理,他的“黑”即是“玄”,是从虚无处衍生而来,所谓“空黑”,是“可以通向无边无尽,通向万事万物,通向人们永不止息地思维着的精神”。
【作品资料】
作者
|
龚贤
|
尺寸
|
136×42.5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686年作
|
估价
|
RMB 1,600,000-2,200,000
|
成交价
|
-
RMB 3,220,000
-
HKD 3,960,640
-
USD 483,000
-
EUR 354,200
|
专场
|
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2-06-04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
款识:万山中起读书楼,日日楼前云雾稠。每到月明林影动,不知几处瀑泉流。龚贤丙寅人日试笔。
钤印:龚贤、钟山野老、取快目前
鉴藏印:罗朝汉印
|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